新时高考网

为何“职业本科”越来越多?(附职业本科院校名单)

  近日,教育部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目前,我国职业本科院校已达87所(文末附院校名单),职业本科院校驶入发展“快车道”。

  一、职业本科有章可循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并开始对职业本科教育展开初步的探索与尝试,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同年,教育部批准了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其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分论述中提到:“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此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开设职业技术专业。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是趋势,教育适配产业发展,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二、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异同

  许多考生家长在看到XX职业技术大学时,会产生疑惑:职业本科的毕业证书与普通本科有什么不同,在考研、考公务员的时候会不会受限?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中明确: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授予的学士学位,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既然学历层次都是本科,那么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的区别在哪?这离不开时代背景。当前,我国产业尤其是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一些领域如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软件、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需要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拥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精通理论)、又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技术能力强),职业本科大学正是为了满足这一人才需求,应运而生。

  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定位不同。职业本科的定位是职业在前、以职业为导向,培养模式是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校企共同构建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产教融合型课程与教材,推进理实一体、工学结合、育训互促,并推行项目工程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将设计方案转化成生产力”。职业本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学时占整个学时的比重较大。职业本科既不是普通本科的复制版,也不是专科教育的加强版,职业本科培养出来的是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是一批批“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三、职业本科报考热度大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杨小敏表示:“职业本科生在理论知识上不低于普通本科生,在技术技能水平上高于专科生,这将成为他们就业的独特优势。”简单来说,就是学历、技能都有了。

  2024年7月2日光明日报《职业本科招生、培养、就业有哪些特色》文中提到:从近两年职业本科学校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就业优势明显。2022年6月,首批职业本科学校毕业生9220人获颁职业本科学士学位,平均去向落实率为87.07%,高出全国本科学校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随着职业本科越来越“热”,部分院校的投档线高出普通本科线100多分。去年,高考成绩602分的浙江考生报考某职业本科院校,被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技术专业录取。深圳某职业本科院校录取某省物理类学生最高分为600分,超过当年本科控制线158分。河北考生被重庆某职业本科院校录取,其高考分数超出省本科批次分数线96分。

  四、职业本科将越走越远

  职业本科教育紧密贴合市场需求,坚持对接产业需求设置专业,使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同时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体系、复合专业技能、技术技能积累等多方面能力培养,使其将来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满足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环节的需求。

  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时代趋势下,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类型,正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赋能区域发展的历史使命。未来,会出现更多的职业本科高校,回应社会需求,适配产业发展。

  附职业本科院校名单(按照院校所在地划分,排名不分先后,截至2025年6月20日):

职业本科院校名单

标签: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