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湖南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官网入口:https://ks.hneao.cn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有关规定和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现就做好202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报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对象
(一)凡参加我省2026年以下类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考生,均须按要求参加高考报名:
1.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含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下同)的考生;
2.参加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含参加相关职业技能竞赛获奖的免试生);
3.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含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及企业在岗人员五类社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获奖的免试生,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等);
4.参加普通高等学校单独组织考试(或免试)以及单独录取〔包括保送生、强基计划、高校少年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卓越计划(北京大学)、物理攀登计划(清华大学)、数学领军计划(清华大学)、数学英才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水平运动队、部分核类本科专业单招、职教师资单招、残障单招和消防单招等〕的考生;
5.参加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的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
6.西藏、新疆内地班等教育部规定的其他需要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
(二)已在我省参加2026年高考报名的考生不得同时在外省(区、市)报名参加高考,已在外省(区、市)参加2026年高考报名的考生不得在我省报名。
(三)我省不接受外省考生借考。
二、报名条件及证件要求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要求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2〕115号)规定,参加2026年我省高考报名的条件如下。
(一)具有我省户籍且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含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二)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除须具备上述三项报名条件外,普通高中学校(以下简称普高)应届、往届毕业生还须符合“自高中一年级起在流入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取得就读学校学籍,并参加了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且其父母在当地居住1年期以上的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毕业生须符合“在我省中职连续就读2年以上(含2年),并具有就读学校学籍”的条件。
(三)在我省中学实际就读,符合高校少年班、物理卓越计划、物理攀登计划、数学领军计划和数学英才班等报考资格的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根据招生院校提供的资格名单参加高考报名,考生如需参加高考,取得的考试成绩只作为报考高校少年班、物理卓越计划、物理攀登计划、数学领军计划和数学英才班等的录取依据,不能作为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其他类型录取的依据。
(四)中职毕业生既可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报名资格必须符合《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工作通知》的有关要求),也可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但二者不能兼报;普高毕业生不能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五)符合教育部报考规定的其他人员(如符合我省报名条件的,在我省就读或居住的港澳台考生、在我省定居的外国人)。
(六)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报考高校少年班、物理卓越计划、物理攀登计划、数学领军计划和数学英才班等教育部另有规定的除外);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尚在处罚期内的。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6.不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
(七)报名证件要求:
1.报名时考生须交验本人居民身份证(身份证在2026年9月30日前不过期,建议办证时间不早于2024年1月)、普高(中职)毕业证(本省户籍应届生凭属地学籍管理部门审定的毕业生名册)或同等学力证明。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时,除了提供本人的学籍证明材料和《202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核表》(以下简称《高考报名资格审核表》)外,普高毕业生还须提交其父母在当地1年期以上的居住证明(含就业状况信息、房产证或租赁合同等)。
考生个人的居民身份证信息应与户口簿一致,如因主项信息变更、家庭住址搬迁、行政区划调整等导致户籍信息发生变更的,须及时到公安部门办理新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确保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信息与当前公安部门户籍信息一致。居民身份证是高考报名、考试、录取和大学报到注册的重要身份证明,考生使用身份证报名确认后,在进入大学报到注册之前,不要修改身份证的关键信息(如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等),以免因信息不一致,影响后续考试、录取、大学报到注册等。
2.在我省就读或居住的符合报名条件的港澳台考生,须分别交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
3.在我省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人,须交验我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三、报名地点
(一)具有湖南省户籍的我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生〔不含普通高等学校所属(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须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或户籍所在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指定报名点参加报名。
(二)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所属(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须在学籍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指定报名点参加报名。
(三)具有湖南省户籍的我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生,须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指定报名点参加报名。补习复读学校(须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具有湖南省户籍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生可在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指定报名点参加报名。
(四)具有湖南省户籍但学籍在外省的考生,如在我省报考,须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指定报名点参加报名。
(五)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须在高级中等教育学籍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指定报名点参加报名。
(六)符合高校少年班、物理卓越计划、物理攀登计划、数学领军计划和数学英才班等报考资格的考生,应在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指定报名点参加报名。
(七)参加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的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应在就读学校报名点参加报名。
(八)符合我省报名条件的香港、澳门、台湾省籍学生以及在我省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人,应到学籍地或居住地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指定的报名点申请报名。
(九)西藏、新疆内地班的考生,应在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指定报名点参加报名。
(十)因父母工作调动等特殊原因确需跨市(州)、跨县(市、区)报名的考生,各市(州)教育考试院应加强管理,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四、报名系统和信息采集办法
(一)考生均须通过以下指定系统(统称“考生信息填报系统”)进行报名信息填报及缴费:
1.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网址:https://ks.hneao.cn);
2.移动端:“潇湘高考”APP(通过苹果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或“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首页下载)。
(二)报名管理机构〔包括市(州)教育考试院、县级招生考试部门和各报名点,下同〕须通过以下指定系统进行报名管理:
1. 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招考信息管理系统,网址:http://gl.hneao.cn;
2. 移动端:“湖南招考”APP(通过苹果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或“招考信息管理系统”首页下载)。
(三)报名管理机构须具备的硬件条件要求。计算机(CPU 3.0GHz以上、内存不低于4G、硬盘存储不低于500G)、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宽幅激光打印机、高速宽带上网条件、具有高清摄像功能的移动端设备(手机、PAD均可)、其他用于采集符合标准的考生照片的硬件设施(补光灯、背景板等)。
(四)各报名点使用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通过“招考信息管理系统”采集考生居民身份证信息(包含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等,下同);使用“湖南招考”APP现场拍照方式或由考生本人向报名点提供符合要求的电子照片方式采集考生照片信息(照片信息标准附后);通过“招考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考生个人填报的报名信息(信息填报说明见附件1)和采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意见。
五、报名程序及有关时间安排
(一)报名点初审考生证明材料。
1. 考生提交报名证件。考生在报名点交验报名证件或相关证明材料,报名点须按高考报名条件和规定审查考生是否符合报名资格。考生报名时提供的证件或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完整。对于提供虚假个人信息,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报名考试资格的,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给予相应处理。
2. 绑定考生报名流水号。报名点工作人员对考生报名资格初审合格后,通过“招考信息管理系统”读取考生身份证信息。若系统判断为湖南省户籍,则采集考生居民身份证信息和照片信息,绑定考生报名流水号,发放《湖南省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报名登记表》(以下简称《报名登记表》)等材料;若系统判断为非湖南省户籍,则按照本部分第(六)项规定完成报名信息采集。
(二)考生完成信息填报和缴纳报名费。考生登录“考生信息填报系统”完成个人信息填报和缴纳报名费。所有考生都必须在全省安排的统一时间内(即2025年10月16日至31日,不含双休日。高校少年班、物理卓越计划、物理攀登计划、数学领军计划和数学英才班的报名信息采集及缴费时间集中安排在2026年3月25日至27日)完成信息填报和缴纳报名费,逾期不再受理,也不安排高考补报名。具体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
1.考生登录“考生信息填报系统”(首次登录使用姓名和身份证有效期信息进入系统),缴纳高考报名费。
2.通过系统完成实人认证。
3.设置系统“登录”密码和“保存”密码。
4.通过安全认证方式登录系统,认真阅读《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的有关内容并确认同意。
5.填报选考科目和个人基本信息(身份证件上的信息除外)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考生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确填报本人的选考科目,其他相关信息由考生按照有关要求填报。
6.考生在报名信息填报规定时间内应如实、准确填报本人考试类型、考试语种和选考科目等报名信息,并认真核实,报名信息填报日期截止之后不再修改。网上填报方式由考生自行选定或由报名点统一安排。考生须严格遵守信息安全有关操作要求,要妥善保管好密码,通过系统修改信息时,要正确输入“保存”密码确认信息保存成功,因考生本人向他人泄露本人密码或委托填报而造成的信息被篡改等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三)考生上传户口簿电子图片。所有已完成报名信息填报的考生,须在2025年12月15日前登录“考生信息填报系统”上传本人所在户籍的户口簿首页(含住址信息)和本人户口页的电子图片,并选定好户口簿住址信息(选定到街道乡镇一级)。户口簿电子图片有关信息将作为有户籍要求的招生类型志愿填报和录取的审核依据,因考生未上传或上传错误,导致无法填报志愿或录取等问题,由考生本人负责。报名点工作人员须实时登录“招考信息管理系统”,审核考生户口簿电子图片和户口簿住址信息是否一致等。
(四)报名点采集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意见。报名点工作人员登录“招考信息管理系统”,采集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意见。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意见由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鉴定,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无就读学校或工作单位的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意见原则上由所属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鉴定。
(五)《报名登记表》的打印和确认。报名点工作人员登录“招考信息管理系统”打印《报名登记表》,交由考生本人核对并签字确认。因考生未按时完成报名信息填报,或不在《报名登记表》上签名确认,以及因考生本人原因造成的报名信息差错或漏填,从而影响后续考试、志愿填报、录取、学籍注册的,由考生本人承担相应后果。
(六)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报名流程。
1.考生在“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首页自行下载打印《高考报名资格审核表》,按要求填报并经学籍所在学校审核、签字盖章后,连同有关证明材料一同交由报名地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审核;
2.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工作人员按要求审核《高考报名资格审核表》,并签字盖章后,将《高考报名资格审核表》和毕业证(往届毕业生提供)等有关证明材料拍照或扫描成电子图片后,上传至“招考信息管理系统”,提交市(州)教育考试院复审;
3.市(州)教育考试院复审通过后,由报名点绑定考生报名流水号,发放《报名登记表》等材料,考生按照本部分第(二)至(五)顺序完成报名信息填报等程序。
(七)特殊情况考生报名。对于居民身份证遗失或暂时失效(考生须向报名点提交书面情况说明),以及使用其他身份证件(非居民身份证)考生的报名,由报名点工作人员登录“招考信息管理系统”,人工输入考生身份证件有关信息,经系统核验户籍信息和市(州)教育考试院审核通过后〔使用其他身份证件的,须经省教育考试院和市(州)教育考试院审核通过〕,才能分别按照湖南省户籍或非湖南省户籍报名要求,完成相关报名程序。对于居民身份证暂时失效的考生,须在2025年10月28日前办理好新的居民身份证,且前往报名点验证居民身份证信息。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