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高考网

“本博贯通”培养是什么?有哪些模式和特点

“本博贯通”培养是什么?有哪些模式和特点

随着2025年高考进入倒计时,近日来,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等高校密集发布招生新政,"本博贯通"培养模式成为最大亮点。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消息,202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的本科生全部进入贯通培养体系。贯通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有一定的弹性安排。

备受瞩目的新建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也官宣:2025年计划招收100名以内学生,采取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

4月21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在人才培养方面,该学院构建起全面的本硕博一体化专业体系。

此外,北京理工大学也于近日宣布:建立“卓越班”,培养7年毕业的博士。建立“智能班”,本硕博贯通,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也传出消息,2025年将推出本硕连读“4+1”、本博直升“4+4”、“3+1+X”等多项招生培养计划。

事实上,“本博贯通”作为教育部政策引导下的创新培养范式,曾被媒体评为“2023年高等教育十大热词”之一,已然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纷纷启动相关培养项目,将其融入优势学科人才选拔与培养体系。

例如,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招生规模不超过100人,采用“3 + 2 + 3”培养模式,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期间不得转入其他专业。该计划依托清华大学求真书院,致力于培养数学领域顶尖人才。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工程科学试点班”实行“4 + 4”本博贯通培养,本科阶段全部纳入致远工科荣誉计划,博士阶段可入选致远荣誉博士计划 ,并设立专属“未来工程师科学家”计划,配备一流科研导师,为工程科学领域培育创新领军人才。武汉大学“雷军班”自2024年起在计算机学院新设,实行本博贯通培养。该班旨在培育具备计算机人才工程能力与企业家创新品质的领军人才,配备最优师资力量,实行小班教学,学生入学后即可结合自身发展规划从学院优选导师库中选择学业导师,同时聘请企业界知名创新创业导师和行业顶尖工程师,共同组成导师团队,因材施教,为计算机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

“本博贯通”作为创新型高等教育培养体系,通过整合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构建连续贯通的全周期学术人才培养机制。

2018年,“本博贯通”作为一种新型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被提出,旨在通过选拔有学术志向且具有优秀潜质的本科生乃至高考考生,在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学术学位博士,打通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

在国内高校中,选拔机制主要呈现两种形式:

其一,在高考招生阶段设立专项计划,录取具备学术潜质的考生,从源头筛选优质生源,为其定制连贯的学术培养方案;

其二,在本科新生入学后,依据学业表现和科研素养开展二次遴选,动态筛选拔尖人才,确保有潜力的学生能在合适阶段进入本博贯通培养轨道。

此外,医学类专业大多设有8年制本博贯通培养机制,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基础医学(8年制)、临床医学(8年制)以及清华大学临床医学类(8年制)等。这些专业通过长时间系统培养,使学生在医学领域积累深厚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医学科研与临床实践培育高端专业人才。

“本博贯通”培养通常聚焦优势学科,实行小班化教学,院士及国家级人才常直接担任导师,全程深度指导。以学校超常规资源投入为支撑,对接国际顶尖高校联合培养,与头部企业共建产业级科研平台,学生享有海外访学或头部企业研发实践机会。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仅能接触国际前沿学术理念,还能在产业实践中提升科研转化能力。

与传统的本硕博分段式培养(4 + 3 + 3 = 10年)相比,“本博贯通”学习周期更短(约8年) ,在人才培养效率方面优势明显。通过压缩重复性课程、前置科研训练、集中优质资源,学生学术竞争力显著高于分段培养群体。

当然,不同高校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如有的高校采用“3(本科) + 2(硕士) + 3(博士)”的培养模式,有的采用“3(本科) + 5(博士)”培养模式,还有的采用“3(本科) + 1(硕士) + X(博士)”或“4(本科) + 4(博士)”的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模式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不同于多数高校以“实验班”或特定培养项目实施“本博贯通”培养,中国科学院大学与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则是面向2025级全体新生推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依托小规模、精英化办学模式,为全体新生提供公平且优质的学术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保研”相比,多数高校的“本博贯通”培养项目,都建立了"准入-退出"机制,根据专业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业要求,每年动态调整,给予学业压力较大或有其它学业考虑的学生二次选择的机会。

总之,“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在高校的逐步推进,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探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积极尝试。随着各高校不断完善培养机制,有望为国家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最后,提醒考生和家长:本博贯通培养的院校层次一般都比较高,培养领域多聚焦于重点基础学科及前沿特色学科,且有很强的学术型,适合高分段、对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感兴趣的学生。

同时,本博贯通的学习时间成本更短,教育资源更充分、更有针对性的同时,意味着学习强度和难度会更大,考生需结合自身情况和志趣,选择是否报考。

标签: 高考政策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