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高考网

报公费师范生优缺点是什么?

  若选择公费师范生,能否接受被分配至乡镇?乡镇的这些缺点,是造成部分公费师范生选择违约的理由,建议公费师范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去了解

  一

  公费师范生具有显著优势:在校期间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经济压力小;毕业后由生源地教育部门安排工作,直接获得教师编制,就业稳定;培养院校多为顶尖师范大学,教育资源优质,职业发展前景良好。

  然而高中毕业那年,很多考生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

  一边是通往普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意味着多年苦读、以及充满可能性的未来。

  另一边是免费师范生的名额,毕业后直接分配工作,拥有编制,一个令人安心的"铁饭碗"。

  当被“教师”这一职业所框定时,身边充斥着办公室里的家长里短、学生间断不完的“官司”、与家长的客套虚与,忍不住的发火、生气,爱说教甚至动手......

  站在讲台上,肆意批判着别人的人生,对犯过错误的学生抱有偏见,不听话的学生承受着我的怒火,“一再教还不会”的同学当着全班的面被我打上标签,想着用各种惩罚措施管理班级。

  变成了自己年少时最讨厌的人。

  二

  公费师范生虽然福利待遇好,但近几年来,选择赔偿高昂违约金,离开基层中小学的公费师范生也不少。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早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①57.2%的受访者认为公费师范生违约的原因是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不适合或不喜欢做老师。

  ②52.6%的受访者认为是履约年限太长,一些公费师范生不想把刚毕业、最适合奋斗的时光用来当老师。

  ③51.5%的受访者认为是报考的时候对政策了解不足。

  华中师范大学曾对该校的153名公费师范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显示有38.56%的学生后悔成为公费师范生,有24.18%的学生表示自己将来会想要违约。

  三

  后悔报考公费师范生,乡镇有哪些缺点,无法接受

  报考公费师范生后若分配到乡镇任教,部分人可能因以下因素产生后悔情绪,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生活、职业发展和心理层面:

  1、生活条件与环境限制

  基础设施不足:乡镇地区交通不便,生活配套设施(如医疗、购物、娱乐)相对匮乏,与城市生活差距较大,长期居住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2、文化差异与融入困难: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差异可能导致适应成本较高,尤其对于习惯城市生活的学生,可能面临社交圈狭窄、生活方式不适应等问题。

  3、职业发展受限,教育资源匮乏:乡镇学校师资短缺,培训机会少,新教学理念和技术引入缓慢,限制职业成长空间,难以接触前沿教育方法。

  4、岗位选择单一:基本只能在当地中小学任教,难以涉足教育行政、研究等领域,职业发展路径较窄。

  5、服务期约束:需履行6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服务期,期间无法随意离职或调动,错过大城市学校招聘、晋升等机会。

  6、经济与工作压力薪资待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教师工资水平有限,福利补贴较少,难以满足生活需求或与付出成正比。

  7、工作强度较大:学生基础薄弱,教学任务重,需承担批改作业、备课、家访等额外工作,课余时间被大量占用,身心压力较大。

  8、心理与情感因素

  若分配地远离家乡,孤独感和乡愁可能加剧,尤其在生病或遇到困难时,缺乏家人及时照顾。

  情感与婚姻困扰:服务期限制可能导致异地恋或恋爱机会减少,部分人因考虑未来生活稳定性而选择单身,影响个人情感发展。

  有一些情侣,毕业就要面临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双方是否能接受异地恋。所以在毕业后,很多情侣就分手了,还有一些现在正在面对异地恋的考验。

  由于服务期限限制,很多远离家乡的人都不愿尝试恋情,因为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异地恋只是其中定向公费师范生追悔情绪的一部分。

  如果有考虑选择定向公费师范生,建议这部分人能够上网查阅多一些信息,特别是恋家的女孩子,了解多一点。

  尽管没有自己家乡的可以选择,也可以选择离自己家乡近一点的定向地。

  以上因素并非普遍适用,但确实反映了部分公费师范生在乡镇任教时可能面临的现实挑战。若选择公费师范生,需结合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基层工作的适应能力和长期规划综合考虑。

标签: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