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高考网

录取到不满意的专业怎么办?还能换吗?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于专业的选择颇为重视,如何选择一个好专业,成为众多“准大学生”和家长颇为头疼的事。许多考生在志愿填报时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机会会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那如果选错专业或对自己录取的专业不满意,进入大学后还可以换专业吗?

  近日,多所高校介绍了学校本科生转专业的新规,这里整理汇总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多校高招新政明确专业转出申请“零门槛”

  今年多所高校在公布最新招生政策时明确表示,放松了学生转专业的要求。

  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发布2025年招生新政八大亮点,其中之一即为“专业转出零门槛”,各专业对转出人数、学习成绩排名不做限制。

  北京建筑大学也表示,该校改革转专业管理办法,实行“转出不设限、转入看条件”的宽口径政策。根据政策,学校对转出申请不设任何比例和条件限制,学生可分别在大一、大二春季学期共2次机会提出申请,每次机会可分别选择2个顺序专业,转入成功率高,部分专业为100%。

  北京邮电大学提到,今年该校对除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外的其他专业,实施转专业申请零门槛政策,“转出不设限、转入有考核”,大一上学期结束和大一下学期结束时,各有一次申请机会。北京交通大学表示,除了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等有特殊限定的学生外,转出申请零门槛,转入有考核和比例要求,大类专业分流后有2次转专业申请机会,分别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最多转专业成功1次。

  事实上,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在政策指导下,各高校相继放宽对转专业的限制。

  “专业转出不设限”不等于“转专业自由”

  专业转出不设限”也并不等于大学生们可以“实现转专业自由”。

  中国人民大学在2025年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提前批外语类专业(不含国家专项及安排在提前批录取的其他类型招生项目)、智慧治理学院及中法学院各专业录取的新生,入学后转专业范围限定为招生专业所在学院。提前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录取的新生,入学后转专业范围限定为上述两个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明确表示,除了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等有特殊限定的学生外,转出申请零门槛,转入有考核和比例要求。同时,北京校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间转专业、威海校区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外的其他专业间转专业,须符合中外双方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按照转专业操作程序执行,不能申请跨校区转专业。北京邮电大学同样对除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外的其他专业实施转专业申请零门槛政策。

  与此同时,专业转入根据学校和院系专业的情况不同,对申请者的学业成绩要求以及笔试、面试等考核方式也不尽相同。

  转专业的门槛及形式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转专业对于学生个人的利弊,了解一下高校转专业的2大门槛以及4种形式:

  1.转专业对学生的个人利弊

  转专业的好处

  有些同学为了能够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选择了服从调剂或者填报了冷门的专业,实际上对于自己被录取的专业并不感兴趣。那么就可以选择转专业,去学习自己真正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东西。

  转专业的弊端

  ①学习压力大。想要转专业的同学不仅要学好当前的专业内容,将要转去的专业知识也要学习,而且还不能有挂科的情况,这样一来学习压力就会变得非常的大。所以转专业并非易事,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能否成功也是未知数。

  ②所转的专业也不一定适合自己。有很多同学在转完专业之后发现新专业还不及自己之前的专业,甚至有的同学仍然觉得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

  转专业不是小事,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还要充分调研目标专业的情况,做好充足的调查后再做决定。

  那么,在充分思考后,如果你还是希望转专业,又该怎么转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转专业的四种形式。

  2.转专业的两大门槛+四种形式

  除非你特别有才华,可被特殊对待外。一般人转专业在资格上需要跨过两个门槛。

  ①转专业的两大门槛

  一是对成绩有要求。比如有的学校会规定,只有平均学分绩点在同专业同年级学生的前10%的学生才可以申请转专业。

  第二是转入转出的专业人数有限制,这里面涉及学院之间的协调问题,经费往往是按照学生人数来划拨的,这造成了学院把学生也视为资产,要严防他们流失。这时候学校一般会做协调,例如规定本专业同年级少于60人,转出人数在10%以内。

  ②转专业的四种形式

  不同学校的规定会有很大的差别。比方广东大部分的大学对转专业都要明确的要求及限制,如必须要提出申请、要通过相关测试与面试、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受到名额限制等。

  零门槛

  有些学校对转专业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请,学校审查通过就可以。有些可能会适当控制转专业的人数,和热门专业的人数。

  低门槛

  有一些学校对转专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不挂科,或者成绩排名在多少名以内等。这些门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如果你们真的有转专业的决心的话,达到这些要求是比较简单的。

  高门槛

  有些学校会对转专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要求专业成绩在排名在30%之类的,还会严格限制转专业的人数,严格限制热门专业的人数,比如规定各学院接收转专业人数控制在全年级学生总人数的5%—10%之内。所以,要转专业的学生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面临名额的竞争。在这些学校,成功转专业的都是学霸。

  不能转

  当然,也有些学校,或者是部分专业的学生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

  如果大家有转专业的需求,一进校的时候,就要找自己的辅导员打听相关政策,做好准备。

  特别要注意的是,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是无法互转的,很多学校还规定文科类专业也不能转到理工类、医学类专业。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具体的政策,同学们一定要了解清楚。

  大学转专业到底难不难?

  大部分学校转专业都有比较高的门槛,成功率是很低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怎么办呢?

  1.再次思考是否有转专业的必要性

  建议大家再次仔细思考自己是否有转专业的必要。大家刚刚上大学,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对理想中的专业也并没有切身实地的感受。而转专业只有一次机会,所以务必要搜集好信息,考虑清楚再决定。

  2.了解相关政策

  打听清楚学校的政策后,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既然决定要转专业,就要努力完成。

  3.辅修第二学位

  如果无法转专业的话,可以考虑修第二学位,这样也能让你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只是过程会比较辛苦,因为要同时上两个专业的课程。

  4.专业并非不可替代

  大家要知道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并不会从事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大部分专业的“专业性”并没有那么强。你们以后工作了就会知道,你们的专业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可替代。

  5.认真对待学习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纠结专业这件事情。大学的公共课程非常多,每个学院里面,专业课程的差别并不是太大。虽然学什么专业很重要,但是你怎么学,用什么态度学,学完以后要干嘛更重要。

标签: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