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5年高考越来越近,所有高三生基本都沉浸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想要在最后阶段,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应付所有题目,就需要考生抛弃传统的学习模式,站在更高的上帝视角,以宏观思维指导自己的复习节奏
物 理
1、把握高考命题脉络,有选择性的做题
高考物理的考察主要以力学和电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为主,命题模式突出对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过程的分析;突出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科中的作用;突出物理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突出对考生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考查。
明确这一点后,大家在练习时就要做到有的放矢,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较弱势,是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还是选做题,在有限的时间复习中,要挑选导向性好、难度适中的综合卷进行考前适应性训练。
不宜选择大量的难题、偏题和怪题进行练习,也不宜无目的地练习,建议考生认真、规范、定时做几套完整的高考真题或仿真题,找到高考的感觉,抓住高考命题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做完卷之后的总结反思,找准薄弱环节,对易出错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减少高考时的失误。
2、总结解题思想方法,熟悉典型的物理模型
解物理题的实质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化的模型,然后应用物理、数学知识求解,考前一个月内一定要把等效法(如等效电路、等效电源、等效内阻)、对称法、补偿法、图像法、解析法、极限法、特殊值法、微元法、放大法等解题方法都复习一遍。
熟悉典型的物理模型及由此得出的二级结论,使用时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同时还可以快速打开思路,主要有:绳与杆模型、弹簧模型、滑轮模型、斜面物块模型、等时圆模型、类单摆模型、类平抛模型、简谐运动模型(对称性)、等效电源模型、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磁场中运动模型、导体棒或线框在磁场中的运动模型等。
3、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规范解题步骤
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做到一边读题一边画图(情景图、受力图或v-t图),牢记三种观点:运动和力观点、能量观点、动量观点,之后针对不同阶段选择对应的规律列方程求解。列方程时要做到:一是明确对谁、在什么过程(或什么状态)、用到什么规律。
二是要根据公式和已知量符号、未知量符号列出与原始规律公式相对应的具体形式,而不是移项变形后的公式;三是要依次求解或联立求解,而不要写连等式或综合式子,否则会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要做到会做的题得满分,难题尽量得分。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