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教育热点新闻一览来啦,一起来看!
快讯
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公示
据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8 月 21 日,教育部公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拟认定 5999 门,含线上、虚拟仿真实验等 5 类课程。公示期至 8 月 28 日。高校入选中,浙江大学以 63 门居首,四川大学 47 门,清华大学 42 门。课程涵盖光学、金融数学等,开课平台包括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名单可查教育部公示附件。
政策
育儿补贴免税及个税扣除规则明确
据中国教育新闻网微信公众号,8 月 20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按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税,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由县级卫健部门办理免税申报。同时明确,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仅限《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证书,取得当年按 3600 元扣除,国外学历不适用,后续进修不重复扣除。同一年度多证仅扣一次,学历与职业资格教育可叠加,最高年享 8400 元。
人物
2025 年度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据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8 月 20 日,中科院、工程院公布 2025 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科院共 639 人(含特别领域 50 人),工程院 617 人(含特别通道 43 人)。180 所内地高校有学者入选,清华大学以 58 人居首(中科院 40 人、工程院 18 人),北京大学 55 人(中科院 45 人、工程院 10 人)次之,浙江大学 39 人列第三。候选人覆盖数理、化学、机械、信息等多个学部领域,名单已公示。
观点
2000 万购学生运动手环引争议
据光明论微信公众号,近日,上海市嘉定区计划分三学年为 10.88 万名中小学生配置运动手环及配件,预算 2489.89 万元引发争议。评论员表示此举初衷为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强化运动数据监测。但引发多方争议:一是采购透明度不足,品牌、型号及价格形成依据未明确;二是隐私安全存忧,手环定位等功能的数据管理需规范;三是必要性受质疑,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异化体育教育,沦为 “打卡任务”,且若体育时间被文化课挤压,设备投入恐难达效果。舆论呼吁决策前广泛听取意见并试点评估。
成果
中科院 “神经触手” 探针植入损伤降 74%
据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8 月 19 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科研人员在柔性侵入式脑机接口器件研究获重大进展,成功研发 “神经触手” 探针,将植入损伤降低 74%,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杂志。该探针内置微小液压系统,植入时如气球充气般变硬以精准穿刺脑组织,植入后恢复柔软状态适应脑组织微环境。此设计实现双重目标:大幅降低植入时的大脑损伤,同时能长期稳定记录高质量神经信号。
服务
多部门整顿招聘秩序并公布典型案例
据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近期,教育部联合人社部等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整顿,打击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行为。江苏通报 3 起无证职介、虚假招工、性别歧视案例,涉事方被处罚或整改。成都公布 8 起擅自发招聘信息、违规收费等案例,涉事公司被吊销许可证,部分涉诈骗线索由公安调查。求职者需选正规机构,遇侵权可举报或报警。
每日一句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惠
标签: 每日教育热点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