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类)招生计划分专业情况
招生年份 |
校区 |
省份 |
科类 |
类型 |
招生专业 |
学制 |
计划数 |
备注 |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 |
四年 |
1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全校理工类专业任选。专业确认后按专业标准收费。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含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智能分子工程、生物工程、智能建造】 |
四年 |
2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智能+工程培养:低年级人工智能通识培养,高年级按学生意愿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智能分子工程、生物工程、智能建造专业分流。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人工智能(创新班) |
四年 |
2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工程力学(力学工科基础拔尖计划班) |
四年 |
2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储能科学与工程(新工科拔尖班)【含储能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全工程】 |
四年 |
30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学生分流时在上述专业任选。不招色盲、色弱考生。2025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工科拔尖班)【含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学生分流时在上述专业任选。2025年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数学类(华罗庚数学国家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班)【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2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本专业类内分流任选。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入选教育部“101计划”。2025年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英国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卡迪夫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应用物理学(王大珩物理国家基础科学拔尖计划班)【含应用物理学+人工智能双学位班】 |
四年 |
22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不招色盲考生。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入选教育部“101计划”。2025年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应用化学(张大煜化学国家基础科学拔尖计划班)【含应用化学+人工智能双学位班】 |
四年 |
24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入选教育部“101计划”。2025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理学院、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智能分子工程(新工科拔尖班)【含智能分子工程、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精细化工】 |
四年 |
15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学生分流时在上述专业任选。不招色盲、色弱考生。2025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船舶与海洋工程(新工科拔尖班) |
四年 |
15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材料类(新工科拔尖班)【含电子信息材料、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17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本专业类内分流任选。材料工程等专业2025年与东京科学大学(原东京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生物工程(新工科拔尖班) |
四年 |
10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不招色盲、色弱考生。2025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理学院、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智能建造(新工科拔尖班)【含智能建造、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 |
四年 |
15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学生分流时在上述专业任选。土木工程等专业2025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亚琛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电子信息类(创新班)【含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机器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
四年 |
2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本专业类内分流任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教育部“101计划”。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等专业2025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智能制造工程(创新班)【含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2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学生分流时在上述专业任选。机械工程等专业2025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大阪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工程力学(创新班)【含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班)、工程力学(智算力学创新班)】 |
四年 |
4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学生分流时在上述专业任选。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软件工程(创新班) |
四年 |
2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就读大连开发区校区。软件工程专业前两年学费5200元/年,后两年学费16000元/年。2025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比利时根特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创新班) |
四年 |
2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创新班) |
四年 |
15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2025年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国外顶尖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与日本东京大学、东京理科大学、广岛大学等国外顶尖大学有修学分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机器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
四年 |
174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本专业类内分流任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教育部“101计划”。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等专业2025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智能制造工程 |
四年 |
170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含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材料、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学生分流时专业任选。入校后可选拔进入机械日强班、材料中日精英班、机械卓越国合班。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工程力学【含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四年 |
56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学生分流时在上述专业任选。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电子科学与技术【含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材料】 |
四年 |
38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本专业与软件工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同学域培养,专业分流在上述专业内任选。所在学院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就读大连开发区校区。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
四年 |
47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本专业与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材料同学域培养,专业分流在上述专业内任选。就读大连开发区校区。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软件工程 |
四年 |
113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本专业与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材料同学域培养,专业分流在上述专业内任选。就读大连开发区校区。软件工程专业前两年学费5200元/年,后两年学费16000元/年。2025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比利时根特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双学位班、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双学位班】 |
四年 |
77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学生分流时在上述专业任选。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教育部“101”计划。可选拔进华罗庚数学拔尖计划班。2025年与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卡迪夫大学有联合培养项目。 |
2025 |
主校区(含开发区校区) |
辽宁 |
物理类 |
普通类 |
临床医学 |
五年 |
15 |
首选物理,再选限化学。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学院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和“由党创办、与国同行”的红色办学传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造福人类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盘锦校区;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约4500人,其中专任教师约300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940余人,副高级职称1250余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23人,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186人。国家教学名师11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129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8人。博士生导师1400余人,硕士生导师2570余人。
学校现有学生总数49600余人,其中本科生总人数25500余人。研究生总人数241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800余人,硕士研究生18300余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科”的一流学科格局,实现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学校设有研究生院,主校区设有27个独立建制的学院、1个医学部、2个研究院、1个书院,开发区校区设有2个独立建制的学院,盘锦校区设有4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另有2个专门学院(创新、国际)和1所独立学院(城市学院)。学校有3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机械、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土木水利、能源动力、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78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27个,6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学校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入选全国高校英才计划高校学科培养基地。学校建有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批十所试点高校、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学校之一,是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试点高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和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是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公共外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之一,获批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学校的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有21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化学化工、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运载、信息科学、管理、数理、生命医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8+1”学科集群。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有31个学科上榜,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2%。泰晤士中国学科评级排行榜有41个学科上榜,3个A+学科和17个A类学科。学校有15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工程学进入世界前万分之一。
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有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全国首批);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应用数学中心,35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2个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5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校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建有1个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7个省级新型智库,1个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学校有8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全国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66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牵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14项;牵头获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励一等奖20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3项、银奖3项、优秀奖15项。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7.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6.9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实体馆藏累计392万余册(件),累计订购90个平台227个数据库,其中中外文电子图书约190万册、电子期刊3.47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18.1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数字校园环境,三校区有线网、无线网全覆盖,构建了完备的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超算中心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校园一卡通创新集成“卡、码、脸、NFC”多模态认证与消费模式,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管理、服务等多场景,彰显了学校在数字校园建设领域的示范效应。
学校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围绕“完善拓展‘一带一路’,深耕东北亚、深化欧美”国家及地区国际合作的区域战略布局,全方位开展教学、师资、人才培养、科研和组织管理国际化工作。目前,学校与47个国家和地区的338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发起中国卓越大学联盟-日本国立六大学联盟、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及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21个国际大学联盟。学校建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高校分别是日本立命馆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高校为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学校有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等各类500余项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年均选派规模达2500余人次;年均聘请长短期海外专家学者近600人来校工作访学;2024年以来学校有留学生3145人,其中学历生占比57.8%。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发扬大工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践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