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高考网

什么是优师计划?优师计划与公费师范生有哪些异同?

什么是优师计划?优师计划招生院校有哪些?报考条件是什么?优师计划与公费师范生的有哪些异同,本文问大家详细解读。

优师计划主要是为了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定向培养、推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2021年组织大学面向中西部省份实施提前批招生的一项计划。优师计划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原则,面向实施的地区,择优招收本科定向就业师范生。

1. 招生院校

目前,优师计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国家优师计划:招生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即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这些院校主要培养定向县中学的高中教师。

第二类是地方优师计划:招生院校主要是中西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本科层次师范院校,以陕西省为例,如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根据定向县的要求,招生院校培养不同类型及不同学段的中小学教师,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的。

2. 报考条件

优师计划实行单列志愿、单独划线,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而且报考国家优师计划需要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本省一本线,在新高考改革省份,成绩需要达到对应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地方优师计划的录取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

优师计划招收的定向就业师范生不办理入学户籍迁移。入学后,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不得转为非优师计划学生,可按程序在优师计划招生专业内申请转专业。

3.优师计划和公费师范生的异同

指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一项助学政策。

参加优师计划和公费师范生计划的学生都要签订协议书,国家对其实施“两免一补” 政策,学生毕业后都入教师编,本科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要满6年,不同的就是任教区域和违约责任。

1. 任教区域

国家优师计划是指毕业生到规定县的中小学去任教,这些地方的条件比较艰苦,建议学生在填报时充分考虑。

公费师范生是指毕业生到规定省份的中小学任教,且公费师范生与任教学校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在这一点上,公费师范生与国家优师计划生相比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同时,公费师范生在6年的协议期内,有些可以在学校之间流动,不用只待在一所学校,但在学校流动方面,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所以考生报名之前需慎重考虑。

例如,户籍为陕西西安的国家公费师范生,可以在陕西范围内所有提供公费师范生岗位的学校参加笔试和面试。同是公费师范生的情况下,学校会择优录取。

2. 违约责任

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必须按协议规定到指定区域的中小学任教,若违反规定,未在协议规定的区域从事教育工作,将被视为违约。

以山东省为例,对于违约的公费师范生,其必须在违约处理决定公布后的一个月内,一次性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退还所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50%的违约金。若超过时限,该生需按每天1‰的比例支付滞纳金。

我们来算一下需要赔偿的金额:在国家培养一个公费师范生4年的花费,普通类为6万元左右,艺术类为9万元左右。因此,普通类公费师范生应赔偿的总金额为6+6×50%=9万元左右;艺术类公费师范生应赔偿的总金额为9+9×50%=13.5万元左右。若学生拖延赔付,还需支付更多滞纳金。

如果优师计划生没有履约,除了要退还教育费用,该行为还会被记录到个人诚信档案中,以后考研、考公务员都会受到影响。

标签: 志愿填报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