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与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近日同步发布通知,明确从2026年起,高考外语听力考试形式将有调整。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六个外语科目的听力考试第一节5道试题的录音,将由原先播放一遍改为播放两遍,同时会优化听力内容,但考试总时长仍保持约20分钟不变。这一变化将直接影响听力考试环节,2026届考生需特别留意。
这次调整给考生带来了新的机会,也提出了新挑战。
播放次数增加后,相当于给了考生二次核对答案、查漏补缺的机会,能减少因紧张或疏忽丢的分,对基础较弱的考生更有利。不过总时长没变,命题方向可能跟着变:比如材料信息密度有调整,或者对短时记忆、抓关键信息的能力要求更高。为了保证区分度,试题可能减少单纯考信息复现的题,增加需要推理判断或概括主旨的题目。再加上播放次数多了,录音内容可能更短或语速更快——内容少听题压力小,语速快则考验反应力。多重变化叠加,题目会更侧重考推理,光靠死记硬背可不行了。
对2026届考生来说,与其等着联考样板卷,不如尽早针对性备考,以不变应万变。关键是每天坚持精听真题,重点培养第一遍抓大意、第二遍补细节的答题节奏。同时要加强推理题和主旨题的专项练习,学会从语境里捕捉隐含信息。定期做20分钟完整套题模拟,锻炼快速读题、抓关键词和短时记忆的综合能力也很重要。
总体看,这次调整反映出高考外语更注重考查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方向。考生要抓住政策带来的机会,通过扎实训练应对可能的难度提升,在听力考试中占得先机。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