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可遵循哪些步骤?
解析
① 在志愿填报前,考生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我们选择的出发点。
在把“专业、学校、城市”三个原则问题搞明白后,每一个人就需要认真想一想,未来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有一番大作为,还是小富即安,追求平稳的生活?
②确定发展定位后,就可以在这三个原则中,确定哪个是优先顺序,初步划定学校和专业范围。
你的分数实际上早已限定了你的选择。到底哪个优先,这需要根据你的发展定位来确定。
比如你考虑的是地区优先,那么你就需要把城市列在第一位,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
同时,如果你还想至少上一个211.那么可以选择的学校非常有限,而专业更无从保障了。当然,如果你把专业列为第二考虑,那你可以选择的学校就会多很多。
自己的发展定位一定不能忘。比如你的分数决定了你只能在北京、上海读一个普通高校,而在西部可以上一个211.甚至985.志愿填报时就看你把哪些因素放在第一位。
比如说你未来想考公务员,追求相对安稳生活,那不妨去西部读一个985或者双一流,至少未来进入体制内的门槛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能否考上是另一回事。
如果你想搏一把,闯荡一番,那当然是考虑去东部高校,选择一个有想象空间的城市。在可以保证城市的前提下,你就可以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专业了。这个城市里处于同一层次的学校,比如同为省属高校,宏观上区别不会大大,不必太纠结。
③ 查看历史录取数据,即分数线确定最后高校名单。
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后,在具体学校与专业的确定上,对照高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和位次,基本就可以判断出自己能上哪一类学校了。
不过,看分数或位次变化时,要注意大小年的变化,更值得参考借鉴的不是前一年,而是头两年的那个分数。
目前,这方面的软件应用也很多,输入一个分数、位次,基本就可以出来一个大概了。如果你有目标学校,则可以到学校网站上仔细核对,数据也更为可靠。
标签: 志愿填报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