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高考网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怎么样?东北师大附中好不好?

在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是众多学子心中的理想高中。七十五载风雨兼程,成为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沃土。下面一起了解这所名校。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怎么样?东北师大附中好不好?

01课程特色

在东北师大附中,特色化、多样化的课程是学生们的“成长养料”!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更是把学术型课程体系打磨得越来越完善。

三大课程群各有亮点:基础型课程群夯实知识底盘,涵盖国家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拓展型课程群打开学科视野,包含学科奥赛与大中衔接课程;研究型课程群激发探究热情,聚焦人文社科与理科创新项目课程。从打基础到拓视野再到深探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课程设计始终瞄准自主学习、意志品质、创新思维、社会责任四大素养,从体系构建、实践落地到动态优化全程发力,让无数学子在这里萌发学术兴趣,积蓄扎实的素养与能力,一步步踏上学术成长的快车道!

02师资力量

附中的老师们可不仅仅是“教书匠”,他们是一群既会讲课,又能深入教研的“学术型教师”。在这里,有4位特级教师,17位正高级教师,205位高级教师,90%以上教师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很多老师还自带“教研达人”属性,发表论文、编写教材、参与国家级课题,斩获基础教育成果大奖等,妥妥的“学术担当”。

课堂上的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把复杂的知识讲成有趣的故事;课后的他们,又担起竞赛指导与科研引领的责任,带领学生在各类赛事中勇创佳绩。想了解各科知识的无穷奥妙,想探索最前沿的学科动态,他们始终是最值得信赖的引路人。

在附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志同道合的队友,一起探索知识,一起玩转学术,一起实现成长!

03学生发展

附中的学生只会学习?学生活动是附中校园文化的亮丽风景线,附中学子用青春活力诠释了“勇开风气,兼容并包”的附中精神。

学生会、分团委、社团联合会三大组织是学生活动的核心力量。

在这里,同学们可以聆听“一二·九”大合唱的青春脉搏,挥洒阳光体育节的激情汗水;可以在学生代表大会上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也可以在校园歌手大赛中一路“声”花;还会在校长有约活动上与校长沟通交流,也将在节日之际为老师同学送上温暖与爱心。

在这里,有传承红色的的五四、国庆主题团日活动,有凝心聚力的学生干部素质拓展训练,有启心明志的优秀毕业生表彰,也有言传身教的优秀校友“志远讲堂”。

在这里,还有数十个覆盖不同领域的社团,为附中学子提供展现青春风采的舞台。在社团活动周上,多种多样的社团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在“才俊杯”校园艺术家评选中,身怀才艺的同学们登上舞台,点亮青春梦想。

04体艺修养

附中依托深厚的校园文化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体育特长生搭起了一座“精英成长加速器”!学校与吉林省体育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携手共建体育特长联合培养基地,成为国家级铅球铁饼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为体育特长生构建了多元化的参赛体系,推动其专业技能的高端发展,并确保学生在体育与学业之间取得平衡,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生源基地校,学校秉承着“深厚底蕴、专业精进、特色创新”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基础扎实+专业深入+实践拓展”的教学体系。学校深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融合多元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审美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这些从高中阶段开始系统培养的艺术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舞台上,将会带着独特的闪光气质惊艳登场!

05竞赛培养

学科竞赛,是附中特色育人的重要路径。

新的时代,学校适时提出了学科竞赛“五个一工程”目标,在此目标的引领下,附中的学科竞赛继续保持着吉林省绝对领先地位和整体优势,并在全国比赛中不断创造佳绩。

2011—2024年间,54位同学入选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的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1989—2024年间,共获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奖牌16枚。

近五年,我校共有12人通过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和“英才计划”,北京大学数学“英才计划”和物理“卓越计划”保送至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2023年7月24日,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在瑞士落下帷幕,中国国家队再创辉煌,四名国家队队员全部获得金牌!东北师大附中原高三(1)班万常江同学以优异成绩获得国际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在这里,竞赛不仅是角逐荣誉的赛场,更是打磨思维的训练场、攀登学术高峰的阶梯!无数附中学子从这里起步,带着对知识的热爱一路奔跑,朝着学科高峰稳步冲刺。

邵志豪校长与国际奥赛金牌得主万常江同学及其教练员孙磊老师

邵志豪校长与夏文杰同学、胡展郡同学及其教练员王久成老师

东北师大附中获得省赛一等奖部分同学合影

06科技创新

作为 “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教育部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附中构建了特有的“一核三维”科创体系。“一核”聚焦学术型学生培养,“三维”涵盖科学教育课程、科学活动、科创平台三大科学教育路径。

校园科技节、吉大理工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英才计划、长光星光基金项目等活动蓬勃开展,寒假科考团赴云南探秘地理与生物多样性,学生在国际基础科学大会·高中生海报展评选活动、国际地球科学奥赛、全国飞行器仿真挑战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尽显科创实力与创新精神。

07国际视野

附中秉持开放办学理念,搭建通往世界的桥梁。

学校于2011年创办国际课程中心,至今,我们已陪伴十三届毕业生走向全球舞台,从牛津剑桥的百年穹顶到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从公立学术巅峰加州伯克利到亚洲翘楚香港大学,附中学子用实力叩响全球顶尖学府的大门。

IB国际文凭课程作为全球公认的黄金课程标准,其核心理念与我校育人传统高度契合。我们注重通过六大课程模块的立体化培养,让学生在掌握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发展批判性思维、跨文化理解力及社会责任感。我们始终相信,真正的国际化教育不是单向的文化输出,而是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未来公民。为此,国际部不仅配备了IBO认证的硬核教师天团,还构建起包含学术指导、生涯规划、心理支持的三维成长体系。从个性化选课到大学申请,从文化适应到领导力培养,我们为同学们提供全程护航,让每位同学都能踩稳自己的节奏,在个性化发展的道路上闪闪发光!

标签: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